《社論》不生育的理性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03 06:00

近幾年來,台灣極低的生育率和人口老化議題成了政策制訂者與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是口無遮攔,彷彿政治脫口秀明星的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最近的一場演講中提到「以後很多老人可能無人奉養」,「青壯年因經濟壓力大,自殺率升高」,「年輕女性不愛結婚,廿五至廿九歲女性有三分之二未婚;卅至卅五歲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她們怕被說成劈腿,連男朋友都不想交,寧可一夜情」,「很多人不生小孩,都養寵物去了」,「不婚、不育、不養、不活…,這是個悲慘的社會」。

楊論證的娛樂效果顯然大於真實,對改善現狀也毫無助益,「寧可一夜情」更是荒謬不堪的男性幽暗心理。婦女不生育不單單是女性的問題,它也是理性男人的抉擇。社會新聞常報導負債累累的男人帶著小孩一起自殺,反倒不曾聽聞養寵物的人自殺。生育多的人往往具有許多不利的社會因素,例如低社經地位、早婚、低學歷、無業或住在偏遠地區。

換句話說,在薪資不漲,失業率飆高,房價高不可攀,離婚盛行、老人福利貧匱的現況底下,理性男女是不會輕易生育,他們寧可存在主義般的光耀個人的一生,也不想讓那不可測的傳宗慾念降臨在這個署長口中的悲慘社會當中。

事實上,瑞典等北歐國家也經歷過低生育率的階段,但在提供對幼兒友善的環境,例如生育及托育津貼、增加撫養減稅額度,慷慨的產假與薪資貼補,父親也有產假等等方式之後,生育率都會呈現穩定回升的趨勢。

好的社會福利需要有好的財政稅收為前提才可能有堅固的基礎,但是馬政府上台之後繼續擴大赤字預算到嚇人的地步,還不斷進行一連串的減稅措施,包括證券交易稅減半,營所稅率調降,遺贈稅率下降,免稅額提高,個人綜所稅扣除額提高,以及沒有市場機制的油價、水電費貼補政策。面臨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以及愛台十二建設的財務壓力,馬政府的閣員至今沒有一位表示憂心,而楊志良反而對人民不生育的智慧與理性說三道四。

請問誰願意生下小孩來負擔這些龐大的國家債務呢?

假如政策希望生育的目的是「養兒防老」,希望新血可以工作繳稅來支持國家的運作,我們倒想問一下,當人民辛苦工作,繳了三、四十年的稅之後,難道政府沒有供養的責任與義務嗎?當老人照護與社會福利做的七零八落,不符人民期待,繳稅的人民也應該有權利到法院控告政府官員不孝與遺棄才是!

在實利主義盛行的現代國家與家庭架構底下,不孝與遺棄的荒謬本質與法律規定其實大可運用在政府以及那些以官為業的人身上。

但是,楊署長還是說對了一些話,「台灣女人生產比過馬路安全」,「幾千幾萬元的生育津貼解決不了問題」。台灣極低生育率的解決之道並非衛生署的業務,提升女人分娩的友善環境以及老人的健康照顧才是,楊鬆脫的砲口需要對準方向才好!

國民黨上台一年半,衛生署長已經換了三張臉孔,前兩任是因為大陸毒奶事件及政治參選而掛冠,現任者也因美國牛肉進口風暴顯得岌岌可危。楊署長如果因為健保調漲下台,還算是求仁得仁的硬頸之人;如果不是,顯然就是國民黨需要他勝過他需要國民黨。

 

台灣新生報社論,轉載自msn台灣新聞 http://news.msn.com.tw/news1507238.aspx

本則新聞由台灣新生報提供 2009/12/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