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新竹常聽人家往南庄跑,聽說那邊很漂亮。
兩個月前慶祝嘎逼生日,我們決定抽空去南庄一趟。這趟兩天一夜的行程,住在很舒服的半山腰民宿「水雲間」。

入秋真的是出遊的好季節,煩不愣咚的時候往山裡去,果然讓人心曠神怡。

從頭份交流道下沿河堤,開車30分鐘就可以到達南庄老街。

我們抵達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正值柿子盛產季節,擺攤的人都在把橘色柿子裝箱準備收工了。因為不想明天(週六)來老街人擠人,於是我們把握最後時光,匆匆在南庄老街逛了一下。沒想到這個決定,後來讓我們經歷一場驚魂記。

對南庄的第一印象是覺得南庄很像去過兩次的內灣,感覺好像都座落山谷間。另一個印象是,南庄的水好乾淨。一下車看到旁邊的水溝,裡面的水非常清澈。難怪走到桂花巷入口,能看到「水汴頭洗衫坑」這種空間,這是當地婦女會利用泉水洗衣服的公共場域。

IMG_0009
(剛好有一個老阿媽在洗衣服)

 

走進桂花巷,裡面有好多賣吃的小店,不過許多都關了。

IMG_0004

我們看到一隻可愛的貓咪,坐得很正都不動,後來才發現他好像眼睛和手都受傷過。

IMG_0006

 

告別老街已經很晚了,天都黑了。我們趕緊前往「水雲間」。開了大概二十分鐘,指標要我們往左邊的產業道路「開上去」。

「開上去」的意思,就是把車開上幾乎是45度以上的陡坡。據說這條又陡又長的之字型陡坡,最陡還有到60度。我們開好久好久,夜黑風高的時候開著這台即將退役的十年老爺車在陡坡上,車內整個氣氛都很凝結,只有儀表版上的溫度一直狂升。

嘎逼還「認真地」說,怎麼辦溫度如果一直升上去,煞車可能會失靈。(媽啊,我知道他不是開玩笑的,但是看到旁邊就是竹林和山崖耶,除了內心一直大驚,額頭一直冒冷汗,我也真是一個玩笑也開不出來,一聲也不敢坑,只能讓正駕駛努力和車子搏感情)

這一小段驚險之旅,完全不是我們當初規劃的南庄遊橋段。

爬了好久的陡坡。我甚至覺得是遇到鬼打牆了,眼淚快被急出來時,突然看到山壁上貼著「加油!水雲間就快到了!」之類的標語。內心一整個不知道該把這標語視為明燈還是陷阱。

不過,抵達目的地民宿「水雲間」時,真的覺得還滿值得的。驚魂未定的我們,看到車子熱呼呼的,也不敢讓引擎熄火。老闆娘跟我們強調「march都開得上來呀」(opel也是開上來了,只是喘得很,我想純粹是車子真的老了吧)

開上來是值得的。到了那邊都聽到蟲鳴鳥叫,空氣好新鮮,很涼爽的風,住在山裡真的好安靜舒服,心都沈靜下來了。把行李丟到布置很美麗的房間之後(如圖),我們很快跑到餐廳去點了「花茶」壓驚。
看到要來慶生的嘎逼臉色「青筍筍」,真的覺得他好可憐喔。喝完花茶,拿出我們在南庄老街臨時買的「當日現作」海綿蛋糕充當生日蛋糕,幫他慶生。

IMG_0016 IMG_0018

IMG_0034
(這是假裝生日蛋糕的海綿蛋糕)

 

隔天我們在蟲鳴鳥叫聲,還有山頭的日出中起床,很讚吧!一拉開窗簾,view更棒。

IMG_0040
(這就是房間看出去的景喔,打開窗戶就看得到!)

接下來就是快點去吃早餐並且逛逛這個庭園民宿。沿途會經過水雲間主人精心設計的庭園。可說是處處都有小天地,這也是我喜歡這民宿的原因,常讓旅人能感受到主人在小地方的用心還有全然的悠閒感。

IMG_0090
那棟建築物是餐廳。

IMG_0093
除了這個小池之外,還有另一個養錦鯉的池子。


IMG_0094
有一個小瞭望台,可以看到我們房間看出去的山景。美呆了。

 

餐廳內部有好多擺設,都是老闆娘蒐集的擺設品。我都好喜歡喔,不斷拍個不停。因為老闆娘說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次擺設品,所以我就把當時拍的放上來給大家看囉。

IMG_0106 (住山不記年,看雲即是仙)

IMG_0111

IMG_0100 
老闆娘煮咖啡給我們,兩個有點研究的人聊起來了,我繼續到處拍照。

IMG_0101 

特別請人設計的杯子。有三款,我最喜歡這款。

IMG_0061 

IMG_0063
早餐是簡單的清粥小菜,配上左手邊隨意取用的山景,真的很有山居歲月的感覺。

IMG_0066 

在陽光下吃早餐。好想要一直賴在暖和冬陽裡。

 IMG_0118
只能露半邊臉的壽星對著「有閒有錢」的木雕許願中。說真的,嫻靜的山居時光裡,有錢有閒似乎只會是旅客的願望吧。

IMG_0089
從瞭望台看我們住的小木屋。

在這裡一直忙著照相照相。我記得小時候我也很愛跟我爸媽到杉林溪,我真的是喜歡往山裡跑的人。

離開水雲間之後,我們又沿著省道三號往北開,那是一條沿著獅頭山後面的路,會經過峨眉,然後通到北埔。經過據說非常漂亮的峨眉湖,看獅頭山風景區的介紹知道那邊有步道和吊橋可以散步,超過時間預算,決定下次再來。
中午左右抵達了北埔老街。我們在那邊買了可以保養喉嚨的柿霜和盛產的柿餅(好吃!)。

IMG_0142
推薦莊記柿餅專賣店,在北埔街與廟口街角。老闆娘介紹很詳細,給你充分資訊,柿餅好吃就不用強調了。

IMG_0163
路上看到這隻貓,好羨慕喵主人可以帶他出來逛大街。主人說這可是從小訓練的結果,而且跟我強調他都睡「席夢思」。(呼!)

IMG_0166
中餐一定要有「客家桔醬」,據說是竹苗地區客家山城才有的特殊醬料。

 

IMG_0168
每次來北埔都要去學長以前介紹的「九九客家菜」吃飯,他們雞肉是放山雞,很好吃。

 

在九九吃飽之後,逛一下北埔。就降。結束兩天一夜的旅行。

回到家,麥帥在地上滾個不停迎接我們。
可惜,我們沒有帶什麼紀念品回來給他。

 

★推薦:

苗栗南庄民宿 水雲間 http://www.825777.com/

獅頭山風景區  http://www.5657.com.tw/nanjuang/n03.htm

北埔九九客家菜 http://www.07082996.shopcool.com.tw/map.html

莊記柿餅 http://0926632688.travel-web.com.tw/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F3129 2006年夏‧上海美術館外

 

Enounter(遭遇/遇見)作為一個「場面」,總是常常引發人類學家大作文章,例如就有學者把部落社會裡住民與殖民者的遭遇情境,住民看到攝影機的反應的紀錄寫下分析,並且擴大成理論。總之,encounter好像是一支筆,只要被人類學家握住,就忍不住長篇大論。

作為一個還滿想當人類學家的插班生,也正好論文就是用encounter談起,說我與緬甸僑生的遭遇如何改變我的一生(我還沒那麼愛當小明星啦,不過一方面也可以說我生平中第一位僑生朋友Y還真是我的貴人)。

以上皆不是重點,重點也不是我很愛交朋友。不過,「交朋友」真的可以讓人看到全世界,這倒是真的,出外真的是要靠朋友。以下,就是要講一件今天發生的事情,事情和中國朋友有關係。

話說,今天傍晚賴床起不來的時候,嘎逼在我耳邊大叫,「快起來領妳第一張聖誕卡,妳一定會起床的」

那是一張印著自由女神大臉的明信片,照片下方還寫的大大的NEW YORK兩字。我想,啊,是X寄來的,他是我現在唯一在紐約大學唸書的朋友,是個中國人,2006年夏天在上海一個學術場合遇到。當時頗談得來,總是互相鼓勵繼續作大夢,因此每年我們都會用明信片和對方聯繫。明信片內容總是簡單問候,還有交代生活狀況。

聽起來一切沒什麼值得書寫之處。不過重點來了,中國朋友在收件人地址上寫著「中國台灣台中市…」

嘎逼一邊語帶玄機要給不給我看的同時,也一邊唸著以上那幾個字,原來這就是他認為我一定會醒來的絕招。果真!

看到明信片的時候,這幾個字狠狠地讓我呆了好久。我和嘎逼某些神經都被觸動了,特別是,你們也知道最近台中市開始交通管制,因為「陳雲林要來」。

其實我本來對他來這件事情並不是很在意,腦子只想到之後得繞道的層次而已,整個腦袋瓜要認真當成一回事的部分完全沒開機。

我一直無法接受我朋友怎麼在我的地址前面加上那幾個大字「中國台灣省」,禁不住喃喃自語地說,「以前他在中國寄給我明信片都不會這樣寫耶,怎麼搞的出國反而整個民族熱情都被撩起來了…」,類似的呢喃我大概講了四次吧。

→不過後來我找出以前收到的明信片,赫然發現地址欄也寫著「台灣省…」,只是因為以前台灣也有省,所以我整個忽略了「台灣省」背後的不同意涵。

更妙的是,朋友的明信片上同時寫了中英文版本的地址,但是偏偏英文版本就是這麼簡潔,結尾只有:Taizhong City, Taiwan

我好想知道,他使用中文的邏輯和英文為什麼在我看來有一個頗大的落差。

但是其實,我還更想知道的是,啊,能不能有人現在告訴我,要怎麼回這樣的明信片。

看內容都還覺得真摯,但是一看到右邊的地址欄位,內心一股莫名其妙的不知所措就上來了,非常不蘇湖 >.<'”(非常不舒服)(sigh,我以為他「放洋的」高知識份子經歷,會有一點不一樣的眼界。)

Beijing (2004 夏‧北京‧漂亮的頤和園迴廊)

我在想,到底有沒有辦法存在一種我所認知的「中國朋友」?

對我來說,「中國朋友」= 朋友,他的國籍是中國人。就像我的「德國朋友」、「英國朋友」、「緬甸朋友」…(雖然我也不喜歡用民族國家作為分類邏輯)

不過,如果我們同一國,那就應該不會存在這個東西。我很少說我朋友是「彰化朋友」,「桃園朋友」,「花蓮朋友」…

怎麼分都不對勁,麻煩透了。有時候很羨慕那種可以大喇喇寫上「中國台灣」的人,都不用思考別人對於這種分類暴力的感受。

我該也回他明信片,用中文祝他佳節愉快?

還是用英文寫,祝他佳節愉快?

還是,不回?

還是像我老弟建議的,就把明信片上面的中國用紅把劃個大叉叉,寄回去給他?(不過就算這樣做,我也會附上一張聖誕卡)

還是,………

要怎麼作才好,竟然在我腦裡盤旋了一整晚。

 

其實以前去中國旅遊也不是沒遇到類似情境,計程車大叔硬要聊政治,我也都默默讓他說我們兩邊本來就是同胞之類的話語啊。不過,現在在自己家裡,內心的一些自由意志還真不想要有半點妥協啊~好像不傷他們情感,就要折損自己的情感。吼~~~~

結論是:此刻,真是拿中國朋友沒半點辦法啊!

 

2004 ShanXi  

 

 

 

 

 

 

(2004 夏,設於山西五台縣 /閻錫山故居 /漂亮的雕花裝飾)

 根據wiki, 閻錫山是1910~1920年代重要北方地方統治者 
小時候歷史課本裡管他叫「北洋軍閥」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72

 

老實說,過六天了,偶爾想起,內心還是非常不平靜。

每一次都要到我用吼叫的,大家才會意識到我也想為我自己說說話。

我總是一直聽你、聽妳、聽你、聽妳說。沒人聽我說。

這是一個必須用「罷了」作結語和開頭的文章。

什麼時候我才能有自由?

我想離開你們。所有的人我都不愛,每一個我愛過的,我其實內心都很討厭你們。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不生育的理性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2/03 06:00

近幾年來,台灣極低的生育率和人口老化議題成了政策制訂者與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是口無遮攔,彷彿政治脫口秀明星的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最近的一場演講中提到「以後很多老人可能無人奉養」,「青壯年因經濟壓力大,自殺率升高」,「年輕女性不愛結婚,廿五至廿九歲女性有三分之二未婚;卅至卅五歲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她們怕被說成劈腿,連男朋友都不想交,寧可一夜情」,「很多人不生小孩,都養寵物去了」,「不婚、不育、不養、不活…,這是個悲慘的社會」。

楊論證的娛樂效果顯然大於真實,對改善現狀也毫無助益,「寧可一夜情」更是荒謬不堪的男性幽暗心理。婦女不生育不單單是女性的問題,它也是理性男人的抉擇。社會新聞常報導負債累累的男人帶著小孩一起自殺,反倒不曾聽聞養寵物的人自殺。生育多的人往往具有許多不利的社會因素,例如低社經地位、早婚、低學歷、無業或住在偏遠地區。

換句話說,在薪資不漲,失業率飆高,房價高不可攀,離婚盛行、老人福利貧匱的現況底下,理性男女是不會輕易生育,他們寧可存在主義般的光耀個人的一生,也不想讓那不可測的傳宗慾念降臨在這個署長口中的悲慘社會當中。

事實上,瑞典等北歐國家也經歷過低生育率的階段,但在提供對幼兒友善的環境,例如生育及托育津貼、增加撫養減稅額度,慷慨的產假與薪資貼補,父親也有產假等等方式之後,生育率都會呈現穩定回升的趨勢。

好的社會福利需要有好的財政稅收為前提才可能有堅固的基礎,但是馬政府上台之後繼續擴大赤字預算到嚇人的地步,還不斷進行一連串的減稅措施,包括證券交易稅減半,營所稅率調降,遺贈稅率下降,免稅額提高,個人綜所稅扣除額提高,以及沒有市場機制的油價、水電費貼補政策。面臨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以及愛台十二建設的財務壓力,馬政府的閣員至今沒有一位表示憂心,而楊志良反而對人民不生育的智慧與理性說三道四。

請問誰願意生下小孩來負擔這些龐大的國家債務呢?

假如政策希望生育的目的是「養兒防老」,希望新血可以工作繳稅來支持國家的運作,我們倒想問一下,當人民辛苦工作,繳了三、四十年的稅之後,難道政府沒有供養的責任與義務嗎?當老人照護與社會福利做的七零八落,不符人民期待,繳稅的人民也應該有權利到法院控告政府官員不孝與遺棄才是!

在實利主義盛行的現代國家與家庭架構底下,不孝與遺棄的荒謬本質與法律規定其實大可運用在政府以及那些以官為業的人身上。

但是,楊署長還是說對了一些話,「台灣女人生產比過馬路安全」,「幾千幾萬元的生育津貼解決不了問題」。台灣極低生育率的解決之道並非衛生署的業務,提升女人分娩的友善環境以及老人的健康照顧才是,楊鬆脫的砲口需要對準方向才好!

國民黨上台一年半,衛生署長已經換了三張臉孔,前兩任是因為大陸毒奶事件及政治參選而掛冠,現任者也因美國牛肉進口風暴顯得岌岌可危。楊署長如果因為健保調漲下台,還算是求仁得仁的硬頸之人;如果不是,顯然就是國民黨需要他勝過他需要國民黨。

 

台灣新生報社論,轉載自msn台灣新聞 http://news.msn.com.tw/news1507238.aspx

本則新聞由台灣新生報提供 2009/12/03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rma VJ taiwan.jpg

2009年緬甸人權影展校園巡迴將開跑

今年,我們將播放屢獲國際影展大獎的緬甸人權電影Burma VJ(又翻譯為「緬甸起義」)!
歡迎您與我們一起透過電影,瞭解緬甸!

2007年的袈裟革命,

是一場充滿勇氣與希望的接力賽。

背著槍枝的軍人現身仰光街頭,

而僧侶依舊肅穆靜走、民眾鼓掌歡呼淚流。

當希望的歌聲迴盪在金色佛塔前,

而全世界只注意到它英雄式的悲劇結局時,

我們邀請您見證,緬甸地下記者(VJ)用生命與勇氣所換來的真實影像
------------------------------------------------------------------------------------------------------

剩下三場,切勿錯過!

1. 清華大學場次:

時間:活動時間延至12/9 (三)晚上6:30~9:00

地點:清華大學 學生活動中心207教室(蒙民偉樓,進入清大校園後直行,經過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後,右手邊五層樓之白色建築物,即為學生活動中心)

*清華大學校園地圖連結 (請搜尋建築物號碼56.)

http://campusmap.nthu.edu.tw/nthumap/map.html

 

 

2. 台灣大學場次:

時間:12/10 (四)下午6:30~9:00

第二活動中心 六樓604教室

順附第二活動中心的地圖連結

http://www.active.ntu.edu.tw/Venues_AC2.html

第二活動中心地址是 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85 號

 

 

加映3: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時間:12/16(三)下午6:00~9:00

地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公誠樓四樓406室

 

 

請見 台灣自由緬甸網絡部落格
http://tasskn.blogspot.com/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20131

(奧斯陸的地鐵,我覺得好像火車車廂)

 

去年的今天,我死皮賴臉去奧斯陸參觀DVB。那天一下飛機就覺得很冷,發現自己踏在北歐土地上,興奮到有點頭暈。

其實這一年來我一直想要多寫寫去年在捷克的實習生活,但是一方面腦袋沒有那麼多清楚的空間可以思考回憶怎麼書寫,二方面我深知網路串連世界的強大力量,總是不想要因為寫些什麼就害到我低調的朋友們。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想太多,但是沒有失去自由的人永遠不曉得爭取自由的那些人,他們如何受到嚴密的監控與威脅。如果你感受過那種恐懼,你就會知道,寧可想太多也不要因為自己粗心,害別人進了大牢。所以,儘管老師們一直要我投稿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經驗,可是後來我還是選擇出席公開場合時分享,不想要在網路上散播我的經驗。

DVB的全名是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緬甸民主之聲)  。緬甸境內正在發生的事情,無論是流行文化、或是人權議題、政治議題、流亡民主運動,這個電視台都會播放。簡單來說,它就像是緬甸版的公視頻道,(或者TVBS-N+TVBS-歡樂台,不過DVB是非營利的電視台)。

我記得當時我就住在主持類似「娛樂百分百」的主播家裡,住了兩天。這個電視台從奧斯陸直接透過衛星訊號,播送節目到緬甸境內;然後在緬甸,有裝衛星的人家裡,設定一下都可以看到這個頻道的節目。想當然爾,所有節目都是緬文發音,即便是向Discovery買來的生態節目,也有緬語配音。

DSC00056 (要播整點新聞囉!攝影棚內的讀稿機)

DVB的朋友都是從二十年前離開緬甸,之後才輾轉到奧斯陸去的。
辦公室裡當然,一定可以見到的是翁山蘇姬的海報,還有無國界記者組織的關於各國新聞自由程度的年度海報。

DSC00059

DSC00052 
(無國界記者組織現在有推出中文網站了)

 

他們是來自熱帶的記者,住在寒帶的土地,對熱帶的家鄉有無限的熱情。對他們來說,挪威雖然酷寒但是至少是和平,此外,挪威至少是個容許他們為和平努力的地方。

離開辦公室,隔天我往市政廳去。那裡是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的地點,每年12/10都會在那裡頒獎(也就是說今年的得主,美國總統歐巴馬十二月也會去的地方)。

P1020145

 

和市政廳遙望的是諾貝爾和平獎中心,入口處標著Broadmindedness, hope, commitment 三個字。
不知道是冬陽讓人舒坦,還是這些價值讓人心寬。總之當時覺得,這個國家這麼厲害,「和平」做為一種價值,就這麼明白的懸在入口,和平不是一種爭議*,它就是一種「孔金ㄟ」(鑲金的)純粹價值和最高理想。
真好~

P1020177  
P1020142 P1020143

進去諾貝爾和平中心,二樓是介紹所有得獎者的展示廳。映入眼簾,是一個黑暗的空間,然後有一點一點的小燈泡閃閃亮著,彷彿她/他們是黑暗中的微弱的燈火。走過去就可以看到長方形小螢幕上顯示的每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介紹、事蹟、還有部分的領獎詞。

P1020149

P1020164 (當然我一定會先找翁山蘇姬啊!)

 

 

P1020160 P1020153
(1979得主 德蕾莎修女 /1989 得主 達賴喇嘛)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抄下了翁山蘇姬呈給大會的領獎致詞(她因為被軟禁無法前去,由兒子代領),看完這樣的詞,覺得感觸很深。幾句話顯示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胸襟和遠見,那種深切的對全體人類的關懷,真的與我們不一樣。在台灣這個很愛為了「民主」兩字吵架的社會,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其他在追求「民主」的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價值,甚至是這樣的「意識形態」。

Daw Aung San Suu Kyi(翁山蘇姬):

"Democracy is the only ideolog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freedom.
It is also an ideology that promotes and strenthens peace.
It is therefore the only ideology we should aim for.
That is what my father said. It is the reason why I am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ruggle."

  

最後,回到凡人我的想法:

挪威真的很冷。早上八點,噴水池竟然是結冰的>.<

DSC00046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3 Mon 2009 19:43
  • 疏遠

 

IMG_0169

 

 

最近生活裡總是冒出一些,我稱之為「疏遠」的感覺。

首先,是拿筆寫字這件事。
某日我到郵局填寫郵寄資料,發現自己拿筆的感覺很生疏,寫出來的字也很陌生。好久不見,我和我創造的東西顯得疏遠,小時候我很在意的「字的美醜」、「字的自我風格」、「筆跡的獨特與不可取代性」*這些價值,在強大的陌生感之下顯得十分累贅。

那屬於遙遠的記憶了。能用來作什麼呢?

第二件事情,是翻書的手感。

近來總是在資料庫與全文下載之間徘徊,一雙手,僅剩下指尖屬於全日工作者,其餘的部分似乎都是project manager,契約簽短期的,不叫不來不發薪餉。某一天,我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起來,書太厚我因此得以雙掌用力撐開。剎那間,我突然回憶起「讀書」必須用到雙手的時期。一種疏遠的感覺又出現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閱讀習慣,70%都只有手指頭與眼睛連線而已,不再像往日一樣,用到兩隻手。

雖然這和現在很紅的洪蘭教授所提的閱讀是「全腦學習」概念不太一樣,但是我突然發現,閱讀習慣的改變真的很大。

以前的閱讀畢竟也算是種會冒汗的運動,特別是偷偷躲在棉被裡看小說,一隻手要拿手電筒一隻手偶爾還要撐起棉被讓新鮮空氣進來;又或者懶人如我,很愛趴在床上看書,無論是仰躺或是趴著,手臂都得「用力」,腦子要消化書本內容還要想什麼姿勢最不酸。這是以前的閱讀狀況,先不講腦部刺激,全身上下總是在十五分鐘之後會來點酸痛感。

可是現在,那些酸痛感鮮少出現,只剩下手指頭的繭。

第三件事,和「字」有關。
寫論文就是每天打字。我是用注音輸入,因此我想許多人也常遇到會寫不會拼音的字。不過我要講的是,另一種尷尬則是會拼音不會「寫」。就例如行文至此,上面那些字我就沒辦法每個字都能用筆寫出來,像必定挑戰失敗的「繭」,我想如果突然給我紙筆要寫這個字,我整個就沒輒(話說,行文至此,又多一個字不一定能寫出來…你猜看看哪個字~)

第四件關於日常生活中冒出頭的疏遠感,則是久沒見面的朋友。
我上msn的次數很少,至於facebook,我在眾樂樂的壓力之下才加入,但是我一週頂多上去看一次,除非email或手機聯繫否則就像山裡隱居。

前一陣子我發現,久沒見面的朋友可以在msn偶遇聊個不停,聊近況聊生涯聊好惡,總是聊些親近或personal的話題。
不過,所謂距離產生美感這竟然也會出現在老朋友之間。
真的約出來見面,說的話好像又有那麼些客氣,不然就變成國家大事的討論會。說真的,國家前途馬總統都不急了我是要急個屁 總之,那種感覺很妙,刻意約出來見面想拉近距離,卻又那麼有距離,疏遠感就像一道透明的牆,順著咖啡的熱氣往上砌,三個小時的談話總是到最後一刻才能互搭肩膀,眼神中流露一點親近。不幸的是,這時候已經要說再見了。

 

啊~~~

這到底是科技揭露了人性,還是科技知道人都愛偽裝 堅強?

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在朋友面前大笑或者聽朋友大笑混著呼呼風聲的聲音。

這是網路線傳送不了的(當然,如果你硬要說好的webcam也可以辦到,那…我也沒輒)。

 

 

*「筆跡的獨特與不可取代性」:關於「筆跡代表你自己」這件事,是被國小老師所啟蒙的。那個時候,幫爸媽代勞偷簽聯絡簿總是會被狠K,「筆跡騙不了人」這個觀念除了在學校出現之外,新聞也會強調警察辦案也會比對「筆跡」。現在想想,什麼都e化了以後,會不會四十年之後,翻開關於這個時代的歷史檔案,最常出現的筆跡,大概只剩下信用卡的簽帳單是用筆寫的字了。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1030718

那天聽到廣播在說,很多人已經開始期待年終獎金了。聽了我整個人,就憂鬱了~

每年過年都回爺爺奶奶家,探望他們是還好,不過親朋好友總是沒好心的嘴賤,比小孩成績比小孩薪水,要不然就要順便「關心一下」年進三十的女性什麼時候要結婚。如果講到近來沒有這種打算,挖塞,不得了~~馬上要現身說法,很懇切地說,女人還是要早點結婚,這類女性同胞愛的云云說法,真的令人不寒而慄。

不管怎麼說,年過中年的人,似乎都有種默契,什麼都比,就是有三種不比:大肚腩、頂毛、腰圍。這種默契,男人女人皆是。偏偏年輕如我,就這點贏。沒用~

好煩喔~今年過年我好想跟朋友一起回去緬甸看看什麼叫做開財門。我真是一點也不想回家過年。

對於那種比來比去的氣息真的是很厭倦。特別是,家裡有個台商,每年都要樂此不疲地提醒我,他花一萬多就可以請到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幫他端茶水,當他的秘書。這種炫耀,總是讓人內心一整個F到極點。(嘿,你知不知道台灣人就是因為這種嘴臉才在這個世界上令人討厭!)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小時候總是聽到大人在我耳邊念著「只有小孩子喜歡過年」,其實,癥結不只是領紅包和發紅包而已。

見紅的地方,總是在心裡。

nancy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